網頁

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

給自己一絲活泉吧!

林少岩(資深新聞攝影人) 2008.04.02刊登

談起參加新聞攝影比賽,實際點的人會先想到獎金或領獎的風光,不那麼實際的人或許想到榮譽或專業肯定。

我情願把參加比賽看成一種機制,一種定期自我檢驗、促進提昇的機制,等於在職進修。從這角度去看,就不會在乎比賽是誰辦的或獎金多少,只會在意比賽方式和評審眼光是否夠貼近專業、能否幫助自己成長。

承認吧,在尚未進化的台灣媒體環境中,進步要靠攝影記者自力救濟,環境和體制幫不上多少忙。

攝影記者終日往返各新聞現場,每天拍照、發稿。至於新聞照片的好壞、如何可以更好等等,除了偶爾領個採訪獎金,或漏照片被唸幾句外,普遍缺乏常態性、制度 化的檢驗機制。時日一長,除了怕挨罵,漸漸也不去在乎自己拍的照片怎麼樣了。於是日復一日,照表操課,交差了事,造就越來越多的新聞公務員。熱情洋溢的年 輕人,進到這圈子不出幾年,就被磨成拍照討生活的工匠。這就是我們的現實環境。

人都有惰性。其實在台灣工作的新聞攝影記者,迫切需要某種力量來逼迫自己前進,否則不僅個人成長困難,整體新聞攝影素質的提昇也會很緩慢。定期參加比賽就 是力量來源之一,讓攝影記者和報社主管都可以檢視一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成果,和學校裡的期中考、期末考有同質意義。檢驗會帶來壓力,壓力能激發潛能、促進提 昇。是以各行各業皆有不同型式之檢驗和反省機制,新聞攝影何獨能例外?

工作上沒辦法學習、成長是件很可悲的事。環境既然不能督促、協助我們成長,自己再無所謂、無動於衷下去,一灘死水就在眼前。

在台灣的現實生態中,辦個自發性的專業新聞攝影比賽,除了沒人沒錢之外,還要立即面臨的,是攝影記者的冷漠和各種迴避參賽的託辭。後者比前者更令人痛心,因為越冷漠表示越沒有覺醒意識,也就是越沒希望的感覺。

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潦下去了。比賽分類方式和公開評審在台灣都是創舉。不同類型的新聞攝影作品不再被硬擺在一起西瓜比香蕉;任何人都可以到評審大會現場聽 聽看評審們對自己照片的說法,收參考砥礪之效。就扮演一項檢驗機制而言,這次比賽把大的架構都建立了,另一要務就是要把攝影記者的熱情重新燃起。

有賴林錫銘、徐秀敏、叢昌瑾、黃子明、林俊安、鍾國偉等攝影主管登高一呼,今年第一次的新聞攝影大賽參賽人數就突破百人。他們不僅以行動支持這項對大家都有益的比賽,也粉碎部分攝影記者託稱主管不鼓勵參賽的藉口。

以這次評審結果來衡量比賽的意義和水平會失之偏頗,因為還有太多攝影工作者沒送件參賽。如同做民調採樣母體不夠大,其結論不足採信一般,這次得獎的作品並 不足以代表台灣新聞攝影的水準。唯有大家勇於接受檢視,踴躍送件參加,台灣新聞攝影的整體風貌和品質才會逐漸浮現,全體攝影工作者才能擁有一個具代表性的 專業新聞攝影盛事。

研究會今年踏出的一步,只是一絲絲曙光而已;明年的困難度絕不會亞於今年。除期盼各報社攝影主管繼續鼎力支持外,也呼籲雜誌的攝影主管一起動起來,今年雜誌參加的人太少了。

至於攝影記者,我們可以繼續找到千百種不參加比賽的理由,或選擇單純面對自己的作品,不心虛地拿出來供他人品評,從而為自己注入一絲活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